文章动态

文章动态

全部检测报告知识分享

使用防爆隔离胶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?

2025-06-14

一、材料存储与选型注意事项

存储环境要求

  • 温度与湿度: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(通常建议存储温度≤30℃,湿度≤70%),防止胶泥因高温软化或受潮变质。

  • 密封保存:未使用的胶泥需密封包装,避免与空气长期接触导致硬化或性能下降(尤其是有机类胶泥,易受氧化影响)。

  • 远离火源:胶泥多为可燃或易燃材料(如有机堵料),存储时需远离明火、热源及易燃易爆物品,避免引发火灾。

选型匹配场景需求

  • 介质兼容性:根据使用场景的介质类型(如燃气、油污、酸碱性液体等)选择适配的胶泥,例如:接触油性介质时,需选用耐油型胶泥;接触腐蚀性气体时,需选用耐酸碱型胶泥。

  • 耐火与防爆等级:根据场景要求的耐火时间(如 1h、2h)和防爆压力等级(如抗爆压力≥0.1MPa)选择对应规格的产品,避免因等级不足导致防护失效。


二、施工前准备与环境要求

施工表面处理

  • 清洁与干燥:封堵部位需彻底清除灰尘、油污、水分、锈迹等杂质,确保表面平整、干燥(含水率≤5%),否则胶泥与基材的粘结力会下降,形成缝隙导致防爆防火失效。

  • 检查孔洞状态:确认孔洞周边无裂缝、松动现象,若存在结构缺陷需先修复(如用水泥砂浆填补裂缝),避免因基材不稳定导致胶泥开裂。

环境条件限制

  • 温度要求:施工时环境温度应在 5℃~40℃之间(部分产品要求≥10℃),低温会导致胶泥硬化、可塑性降低,高温则可能使其软化流淌,影响封堵效果。

  • 湿度控制:避免在雨天、潮湿环境(空气湿度>85%)中施工,潮湿会影响胶泥与基材的粘结,且可能导致无机类胶泥固化不完全。


三、施工操作规范

操作流程要点

  • 分层填充:对于大尺寸孔洞,需分层填充胶泥(每层厚度≤5cm),并逐层压实,避免内部留有气泡或空隙。例如,封堵电缆穿线孔时,需先包裹电缆外层,再将胶泥填入孔洞并挤压密实。

  • 边缘密封:胶泥与基材的接触边缘需涂抹均匀,形成连续的密封层,防止易燃易爆气体或火焰从边缘缝隙渗透。

  • 电缆间距处理:多根电缆并行穿过孔洞时,需确保电缆之间、电缆与孔洞壁之间均被胶泥完全包裹,间距≤1cm,避免形成 “烟囱效应” 导致火势蔓延。

安全防护措施

  • 佩戴防护装备:施工时需佩戴手套、口罩(若胶泥挥发刺激性气味)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(部分有机胶泥可能引发过敏),若不慎接触眼睛,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。

  • 禁止明火作业:施工区域严禁吸烟、使用电焊等明火操作,防止胶泥遇火燃烧或引发周边易燃易爆介质爆炸。


四、后期维护与检查

固化与养护观察

  • 固化时间:施工后需根据胶泥类型等待足够的固化时间(如有机堵料通常需 24~48h 固化,无机堵料需 1~3 天),固化期间避免触碰或受力,防止结构变形。

  • 初期检查:固化后检查表面是否平整、无开裂,若发现裂缝或空洞,需及时补填胶泥。

定期维护与更换

  • 周期性检查:每 6~12 个月对封堵部位进行检查,重点查看胶泥是否出现硬化、龟裂、脱落、腐蚀或受外力破坏(如鼠咬、机械撞击),若发现问题需及时修复或更换。

  • 老化更换:根据胶泥的使用寿命(通常有机堵料 5~8 年,无机堵料 8~10 年),到期后需整体更换,避免因材料老化导致防爆防火性能下降。


五、特殊场景注意事项

  • 高温场景:若用于高温环境(如锅炉房、冶炼车间),需选择耐高温型胶泥(耐温≥500℃),且施工后避免胶泥长期暴露在火焰或强热源直接照射下,必要时可增加防火板等保护层。

  • 动态环境:对于有振动或位移的部位(如管道穿墙处、设备运行接口),需选用弹性较好的胶泥,并预留一定的伸缩空间,防止因振动导致胶泥开裂。

  • 防爆压力场景:在可能承受爆炸压力的场所(如化工反应釜周边),封堵后需确保胶泥与基材的粘结强度≥0.5MPa,且孔洞填充密度≥95%,避免爆炸冲击波冲破封堵层。


防爆隔离胶泥的防护效果依赖于正确的选型、规范的施工及持续的维护。使用时需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要求,结合场景特性把控各环节细节,以确保其在防爆防火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安全隐患。

相关信息

首页首页

首页

简介简介

简介

产品产品

产品

文章文章

文章

联系联系

联系

版权所有:汕头市龙云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汕头盛大
粤ICP备2025435750号